当前位置:首页 >> 新闻中心 >> 行业资讯
行业资讯

如何打造理想的企业管理形态

作者:  发表时间:2021-05-06    点击次数:4683 【打印】 【收藏】

    企业制定发展规划时,有的提出要打造“平台型”企业,有的说要成为“智慧型”企业,还有的将目标设定为“生态型”企业。定义一个企业通常可从三个角度观察和描述其形态或特征。
    企业组织结构形态:垂直型、矩阵型、平台型
    第一个角度,看这个企业的组织结构,即企业中不同的员工、团队、部门是如何联结在一起的。企业的演变已经经历了垂直型和矩阵型两种形态,现在正向平台型转变。
    垂直型是最初的自然形态,企业组织架构图画出来像座金字塔。主要的管理关系就是科层化的,上对下的垂直领导。这在工业化的初期由于产品、工艺相对简单,是很高效的。后来转向矩阵型,是因为专业化纵深和规模化业务同步,组织关系更为复杂;矩阵型里管控、指导和服务并行,这样做的管理成本很高。幸好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企业组织进一步进化,才开始进入平台型。平台型企业中以任务团队(经营单元)之间的横向关系为主,大家都在一个信息互联的共享平台(基座)上协作。所以,从垂直型,到矩阵型,再到平台型,代表的是企业在组织结构或内部作业单元关系模式上的不断进化。
    企业事务决策机制:职能型、流程型、算法型
    另一个角度,是企业内部事务的决策方式,也可以理解成企业资源配置的决策机制。即企业内不同的员工、团队或部门是如何工作的?各自做什么和怎样做是如何决定的?从这个角度看,企业的演变已经经历了职能型和流程型两种形态,现在正在向智慧(算法)型转化。
    第一阶段是职能型,就是制定好岗位职责和部门职能,大家各司其职。这在业务和规模较简单时没问题,但业务扩展后会有很多交叉,管理者要消耗大量的精力来协调,便进化到了流程型。将企业中从商机发现到现金回款的全过程,以最优的流程来约定,每个岗位或部门都按流程办事。前些年的流程重组支撑了不少企业成长为业界领先的规模型企业。但流程相对固化,灵活度不足,仍需要大量的监督和协调辅助。
    当数字技术进一步发展时,另一种更高级的企业内部决策协作机制成为可能,就成为算法型企业,或称智慧型企业。算法(智慧)型企业基于企业内充沛的数据,面向业务全流程和管理全场景(设计、采购、加工、品控、营销、服务及考核、分配等),建立反馈模型并动态优化,人员与设备协同依据算法而响应。
    这种智慧型企业目前只是少数,或仅在企业内的个别场景下实现(如全数字化的智能车间)。所以,从职能型,到流程型,再到智慧型,代表的是企业内部决策方式或资源配置机制的不断进化。
    企业利益关系模式:竞争型、联盟型、生态型
    第三个角度,是企业内外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模式,即不同员工、团队、部门之间,以及企业与外部客户、协作方之间的利益关系,形成了怎样的模式。从这个角度,企业已经历了竞争型和联盟型两个阶段,现在正在向生态型转化。
    企业初创,通常不自觉地陷入竞争型,面向相同的客户,同行之间你多我少,你死我活。后来理解并力求共赢,于是进入联盟型。与上下游之间,协作方之间,甚至客户或监管方之间,建立协作联盟。只是联盟成员之间虽然以共同利益为基础,但联盟与外部仍是竞争的关系。现在大家提到的生态型比联盟型更进一步,是将企业真正理解成全社会生态共建中的一员,与所有的利益方、行动方均能寻找一致,创造价值。就是陈春花说的“放眼看不到
竞争者,全是合作者”。
    2019 年 8 月 19 日,包括贝左斯、库克在内的美国181位顶级公司 CEO 签署《公司宗旨宣言书》,称股东利润不再是一个公司最重要的目标,公司的首要任务是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。所以,从竞争型,到联盟型,到生态型,代表的是企业内、外不同价值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模式的不断进化。
    总结来说,企业的发展是多维度的成长,从组织结构看,从垂直型、矩阵型到平台型。从行业决策和资源配置机制看,从职能型、流程型到智能(算法)型。从内外部利益主体之的关系看,从竞争型、联盟型到生态型。一个企业发展到什么阶段,不同维度上的企业特征是互适均衡的。如组织结构是垂直型的企业,往往内部机制就是职能型,对外关系则是竞争型。同样,如果组织结构变革的目标是平台型,那么内部作业机制就需要加快进入算法(智
慧)型,而市场关系中则要追求建立生态型。
    摘选《企业管理》